文武兩保安成“農(nóng)民工組合”
張中心表演功夫
羊城晚報訊 每逢周末,深圳寶安沙井市民廣場便可看見兩名中年男子被群眾層層包圍。兩名男子一個歌聲悠揚,一個武功了得,文武組合表演吸引眾人圍觀。像時下眾多的偶像組合一樣,這對文武組合也取了個響當當?shù)拿帧稗r(nóng)民工組合”。不同的是,這個組合自掏腰包買道具,一到空暇時間便到沙井市民廣場免費為市民表演,教市民唱歌和武術(shù)。用他們的話說,“農(nóng)民工組合”不圖名和利,圖的是給大伙帶來歡樂。
文武組合免費表演娛樂大眾
3日,在沙井市民廣場中央的一塊空地上,許多市民排著隊在一對中年男人的帶領(lǐng)下,有的拿著話筒在唱歌,有的一招一式學習武術(shù)招式。這對中年人正是“農(nóng)民工組合”成員王文正和張中心。兩人都是沙井電子廠的保安,而且同齡44歲。圍觀的市民越來越多,不少市民期待著這對組合的聯(lián)手表演。
在附近一家工廠任職經(jīng)理的楊先生告訴記者,他每天都來跟張中心學習武術(shù),既可健身,又可豐富業(yè)余生活。“我認識這個組合有一些時間了,這對組合免費為大伙表演,傳授武術(shù),這種奉獻和陽光的心態(tài)很讓人欽佩?!睏钕壬f,經(jīng)過一個多月的聯(lián)系,他感覺張中心自創(chuàng)的“十八式拍打操”非常實用,而且簡單容易學習,尤其適合辦公室白領(lǐng)利用工作休息時間來健身。不僅如此,一邊練武健身,一邊還有王文正的鏗鏘歌聲陪伴,實為一大樂事。
文者被稱為“沙井版快樂男聲”
“農(nóng)民工組合”中的文者王文正來自安徽阜陽,1米78的個頭,文質(zhì)彬彬,成熟穩(wěn)重。王文正從小就喜歡唱歌,有一副好嗓子,嗓音清脆,沒有拜過師,屬自學成才。王文正告訴記者,由于從小家境貧寒,讀到小學便輟學外出做建筑工,苦中作樂,時常邊干活邊唱歌,還能模仿明星唱歌,通俗、民族、戲曲等曲風,都能來兩嗓子。28歲那年,因做建筑工太累,王文正計劃從自己特長下功夫找工作,由于唱歌唱得好,便被一家酒吧招聘為駐唱歌手,半年后,也就是1998年來到深圳寶安沙井闖蕩,成為一家制品廠的普工,簡單枯燥的打工生活并沒有磨滅他對唱歌的愛好。
“有一次,工廠附近一家商場舉行外來工才藝大賽,我參加了,還拿到了亞軍,得到了一些獎品和獎金。”王文正說,后來每逢有商場舉行才藝賽事,他都會去參加。2001年,沙井舉行了一次外來工才藝大賽,王文正又一次獲得亞軍,獎金1000元。為此,王文正樂了好幾天,“因為頻頻在各大賽事獲獎,而且得獎一般都是亞軍,同事們都笑我是‘亞軍專業(yè)戶’,更有同事們說我是‘沙井版快樂男聲’?!蓖跷恼f,他很喜歡同事們給的稱號,也算是對自己唱歌的一種肯定。
武者出身少林武學院
“農(nóng)民工組合”中的武者張中心來自河南孟州,體魄結(jié)實,剃著光頭,頗有點少林寺武僧的范兒。張中心告訴記者,自己出生在有著“武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之稱的孟州化工鎮(zhèn),從小就對武術(shù)癡迷。與王文正一樣,張中心同樣從小家境貧寒,早年父親得了精神病,家里沒了頂梁柱,張中心也是小學沒畢業(yè)便輟學了,兄妹三人都是母親一人拉扯大。由于父親精神病發(fā)作,出去惹了不少事,遭到了鄰居的不解和謾罵,兄妹幾個也常被欺負,于是張中心暗下決心,學好武術(shù),保護家人不被欺負。說到這,張中心覺得自己走上習武之路的初衷有些偏頗,“習武之人不可為一己之私,以怨報怨,有違武術(shù)之道,所以現(xiàn)在打算免費傳授一些武術(shù)給大家,當做健身之道?!?/SPAN>
張中心接著說,決心習武后,他便從12歲開始,邊賺錢養(yǎng)家,邊跟隨民間藝人學武。為了學到真功夫,21歲那年,張中心進入少林武學院,學了3年。隨著南下打工熱潮興起,張中心在深圳改革開放之初便來過深圳打工,最終因沒技術(shù)沒文憑,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,只得回家務農(nóng)。2008年,張中心又一次南下深圳,做過聯(lián)防隊員、武術(shù)教師等。2010年開始,張中心進了沙井電子城,做了一名保安。
一文一武一拍即合
2011年7月,王文正進入沙井電子城做保安,兩人剛好分在同一個宿舍。兩人相處非常融洽,一拍即合,一文一武成立了現(xiàn)在的“農(nóng)民工組合”。
王文正和張中心同在沙井電子城做保安,工作還算穩(wěn)定。組合成立前,由于做保安空暇時間較多,兩人經(jīng)常來到市民廣場游玩戲耍。有一日,兩人突發(fā)奇想成立一個組合,一拍即合。就這樣,一到下班時間,兩人便脫下保安服,穿上練武服和便裝,背著各種兵器和音響話筒,一起來到沙井市民廣場。隨著圍觀市民越來越多,兩人便也成了老師,一個教人唱歌,一個教人練武。 (宋王群)